当前位置: 首页>>人大动态>>正文
偏关全方位造林保护母亲河
2015-09-24 00:00   忻州人大网

本网讯(记者 夏天)初秋时节的偏关群山竞翠,万壑吐绿。一条蔚为壮观的绿色屏障横亘于老牛湾、乾坤湾和紫金山上,滋养着偏关县11.3万人口。9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在偏关县视察造林绿化工作时亲身感受到,黄河沿岸12万亩生态景观林的建设,是偏关县人民在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

偏关县地处晋西北黄河沿岸的丘陵沟壑区,过去这里风沙肆虐,水土流失严重。1685.4平方公里的县域面积,有81%的土地不同程度地受到风蚀、水蚀的危害,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地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存环境的改善。

偏关经济要飞起来,大地就要绿起来。几十年来,偏关干部群众立足百年大计靠艰苦奋斗的信念,一任接一任,一级带一级,干部带群众,植树造林,并将这种“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勇于奉献”的偏关植树精神一代代薪火相传。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建设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生存工程,着力于打造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大景观。

面对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条件,偏关县委县政府不断探索,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造林方法,闯出了一条技术革新的路子。例如,黄河沿岸劣质裸石山地的生态治理,创新地采取了大规格的鱼鳞坑、水平阶整地,并就地取材,砾石围堰,蓄水保土,加固植穴,雨季栽植,解决了劣质裸石山地不能造林的技术难题,做到一次栽植成活。在发展生态林业的同时,县委县政府把农民增收作为林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4年在黄河岸边的天峰坪镇和境内的灵河高速公路沿线新建了1.7万亩杏树经济林示范园,2015年又进行了经济林的抚育培肥及田园管理,到目前全县以杏树为主的经济林面积已经达到4.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也在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这些都为保护境内黄河水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家乡享受绿水青山的同时,偏关人民还为万家寨引黄工程贡献了不小的力量。山绿了,天蓝了,水也清了。担负着从根本上解决山西水资源紧缺局面的艰巨任务,万家寨引黄工程所引水的质量是否达标更是重中之重。正是偏关人民几十年来坚持不懈地播绿栽树,锲而不舍地绿化山川,为改善黄河水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闭窗口

主办:忻州市人大常委会

晋ICP备 15000128号

晋公网安备 威廉希尔官网

版权所有:忻州市人大常委会